12月28日上午,省水利厅厅长孙运锋到我院检查安全生产工作、调研新校区建设工作,并与学院领导班子、部分中层干部举行座谈,副厅长戴艳萍,厅办公室主任邱清德、财务处处长付爱英、科教处处长陈德新、建设处处长蔡玉靖、计划处副处长王慧越陪同。
孙运锋一行重点查看了学院学生公寓楼、综合实训楼、餐厅、图书馆等人员密集场所和安全重要场所。
座谈会上,学院党委书记王立正汇报了学院安全稳定、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和新校区建设情况;院长郑志宏就创新行动计划、优质校建设重点项目,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合作办学,各校区功能定位、资源整合等学院近期重点工作进行了汇报。
厅各部门负责人分别就安全生产、意识形态、新校区建设、提升办学水平等方面对学院工作提出了重要建议。
戴艳萍对学院的发展、变化和领导班子在困难多、任务重的情况下取得的各项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对学院发展提出了意见。她指出,在办学工作上,一是要统筹考虑现有三个校区的资源,合理定位各校区功能,确保新校区建设期间,学院办学规模能在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扩大;二是要树立高远目标和危机意识,通过项目实施、建设等途径,不断提高软实力,持续提升办学质量。在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上,一是要正确认识新校区建设是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的必经之路,事关学院生存和发展,要编制好资金使用方案;二是在新校区建设和现有校区改造的过程中要有总体规划和通盘考虑,避免重复建设。在安全稳定工作上,学校是人员集中场所,消防、食品、卫生健康等各方面风险点较多。一是要认识到安全稳定是学校至关重要的问题,学院领导要高度重视,制定好应急预案,重点加强对教职工和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二是要时刻关注师生的思想动态,加强意识形态教育,树立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让广大师生有任务、有目标、有奔头。
孙运锋充分肯定了学院历史性变化大、发展动力足、班子状态好的发展态势,并对学院下一步重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在安全生产和稳定工作中,一是要认识到此项工作的紧迫性、复杂性和多样性。明确认识安全生产没有淡季,尤其在年末岁初之时,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做到警钟长鸣;明确认识高校的内部环境是拥有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独立个性的青年学生的聚集地,外部环境是网络上的复杂信息已影响到每个人,要做好思想引导工作;明确认识学校人口密度大,安全生产和稳定工作的范围广、链条长的这一特殊情况,要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二是在落实上要做到专业化、全员化、全程化。要严格按照标准将各项设备配置好、配置够,要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专业人做专业事;要把功夫下在平常,做好应急逃生演练,让每一名师生都能够有能力发现问题、按程序报告问题、有基本技能解决问题,确保人人都有自我保护技能;要做到教学期间和节假日全覆盖、隐患和风险双排查,搞好防范,强化责任,做到明责、尽责、述责、问责。在新校区建设中,一是要统一思想认识,思想认识是总前提,思想决定行动,明确谋发展是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境界、布局决定结局;明确越干越有钱,越发展越有出路;明确事在人为、事靠人为。二是要积极稳妥推进。要科学谋划,安排好今后的发展方案,谋定而后动,决不能走着试着,决不能犯方向性错误,要研究国家宏观政策、教育事业发展政策、水利行业发展政策,要明确办学层次、办学理念、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定位,要积极拓宽人才培养方式和资金来源,做到深谋划、高定位、多途径,为学院今后的发展划定一个路线图、排定一个时间表、制定一个任务书。要统筹安排,多方论证新校区建设方式,合理规划资金使用,充分利用漯河、信阳校区资源,促使学院发展进入良性循环。要内涵发展,立足于职业技术教育,走特色办学道路,培养职业型人才、实用型人才、生产领域的创新型人才;要发挥行业优势,充分发挥培训学校的作用,用好盘活信阳、漯河两所技校的资源,放开视野、放开思路,争取资金;要培养文化认同,高尚的环境比高尚的行为更高尚,营造什么样的环境决定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文化品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同时也是学院的核心竞争力、最有力度的竞争力,学院领导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并将其变为学校发展的理念,进而成为学院的文化和品牌。他指出,只要思想不滑坡,学院现存的困难都是前进道路上的问题,学院领导班子要坚定道路,制定路线,确定长远目标,披荆斩棘,勇于攀登,达到光辉的顶点。

座谈会现场
图片供稿:现代教育技术中心